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评库兹韦尔的智能哲学

林德宏

摘要:库兹韦尔认为智能进化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事件,经历了自然进化与技术进化两个阶段,分别产生了人脑智能与人工智能,二者的结合导致奇点的出现。他把智能理解为类似物质、能量的特殊存在,智能可以注入物体之中,使“愚蠢的物质”进化为“聪明的物质”。地球上的智能以光速在星系中扩展,最后整个宇宙充满智能,这便是“宇宙觉醒”。智能将设计和创造新宇宙,所以“智能比宇宙更强大”。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是“精神追求”,它的发展是“精神事业”,有助于我们思考物质世界的“精神实质”。库兹韦尔的这些观点,是关于智能生存的哲学想象。继自然生存、机械技术生存之后,人类开始进入智能生存,主要依赖人工智能物和人工智能技术生存。人工智能优于人脑智能,二者贡献的比例是社会进步的新标志。

关键词:库兹韦尔;智能;智能哲学;智能生存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DHDS202203003&uniplatform=NZKPT&v=zSbf99llKU1uh-iS-lsg5lx_DrDOLRYeTA7eQePmEquGzjlm5z_0o1h5y1_-64CZ

 

 

自然语言理解视域下的人工智能之思
戴益斌
摘要: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类人的行动者?从语言理解的角度出发,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人工智能语音产品大多都能体现出语音识别和语言对话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可以理解自然语言。第一,人工智能对符号的处理无法使符号具备语义和涵义内容,因而无法理解自然语言的语义层和涵义层。第二,在交流过程中,人工智能无法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基于唐纳德·戴维森和查尔斯·泰勒对语言的分析,人工智能不能理解语言会导致一个重要推论,即人工智能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类人的行动者。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类人的行动者;语义;意图
 
 
 
荀子的公义观念与共同体
邢文正
摘要:在荀子的思想语境中,“义”由名辩学之“分”转化而来,是人自身的本分与责任,也是制约权力的底线力量。“义”不仅在个体生命处发挥着底线原则的作用,还必须是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内核。在精英秉政的制度结构内,精英群体通过“以欲济义”和“以善远恶”的机制,使公义价值深入共同体之中,被人们所感知、接纳和实践。今天,要改变和提升这样的“贤人政治”,应基于“自下而上”的现代民主去启动。
关键词:公义;荀子;共同体;个体生命

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办日期: 2001年

主管部门: 中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东华大学

刊期: 季刊

电话: 021-62379190,62373709

Email: xuebao@d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848/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