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解读中国古代的铠甲

刘永华

摘要:铠甲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战备物资,历来受到封建王朝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取各种手段促进、提高甲胄制造的质量、技术;二是实行严厉的管理制度,禁止民间收藏、拥有。因此我国虽有四千余年的铠甲历史,但至今除了清代有少量实物作为文物被收藏保存下来,其余各朝代的这类物品即使在博物馆里也极少见到,就是能够见到的也多为墓中出土、经过修复的残损原物或复原展品,完全能呈现原来面目的甲胄,在元代之前的几乎没有。这种现象与铠甲的悠久历史很不相称,也给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重重困难。本研究根据目前掌握的各种资料,结合古代战争的发展形式,多角度探讨古代甲胄的形制、类型,并围绕甲胄的制造、装饰等技术手段描述、揭示中国铠甲的历代形象,让读者通过这冰山一角窥见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达到抛砖引玉、推动这项学术研究深入进行的目的。

关键词: 甲胄类型;铠甲制造;甲胄装饰;战争形式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0&filename=DHDS202003005&v=28Keu293ZvUtM5USrn8uPTmomh7kGUgxn6jUEoB06XkCLEUb%25mmd2F%25mmd2BnpRk21s39%25mmd2BKvPO

 

 

中国古代铠甲的形制与复原研究

温陈华,冯子建,周佳伟

摘要:作为战争的伴生物,中国古代铠甲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政权的兴亡交替,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深深镌刻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丰碑之上。可以认为,中国古代铠甲发展史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智慧,已成为中华古代文化集成的组成部分,可谓民族文化遗产之瑰宝。对其进行挖掘、研究、弘扬是我们后人的职责,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本研究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古代铠甲的发展、传承进行了阐述;就“炼铠寺”研发团队在发掘、传承、研究、复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和经验进行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铠甲形制;传承与交流;设计和复制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0&filename=DHDS202003006&v=28Keu293ZvXtNe480yvuSwcMFcSQGcCNZ%25mmd2FbuNXMtK5hXQwH%25mmd2FXX%25mmd2Bq4x%25mmd2Fl%25mmd2FkuUfRPM

 

 

汉代士卒军戎服饰中填充物的剖析

梁启靖

摘要:古代军旅中的军戎服饰是军事后勤物资供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士兵的重要装备。汉代的军戎服饰,出土文献较为详实,出土铁甲数量较多,本文试图以居延汉简相关文献作为基础,对汉代军戎服饰作更进一步的细节研究。根据居延汉简的记载,汉代军戎服饰尤其是盔甲中需要填充柔软的绒絮,这些填充物在戍边士卒的日常工作中有较多记录,长期以来针对汉代军戎服饰中的填充物研究较少。该文从汉代军戎服饰中填充物的材质、比对、来源及功能问题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对汉代军戎服饰获得更多细节上的认识。得出了以下结论:汉代西北及中原地区的戍卒盔甲填充的是粗质丝绵材质絮和草棉絮;位于岭南、东南区域的戍卒盔甲填充的是吉贝絮和木棉科木棉大树絮。

关键词:军戎服饰;铠甲;木棉;絮;吉贝;汉代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0&filename=DHDS202003007&v=28Keu293ZvWvdwp8BA%25mmd2B44CoIw0d2bWXXhrM5qlPeVmuk1HtA6w7tOpznljULZfsb


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办日期: 2001年

主管部门: 中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东华大学

刊期: 季刊

电话: 021-62379190,62373709

Email: xuebao@d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848/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