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藏南水车磨坊的考察与申遗思考

周丰,张丽萍
摘要:今天,水车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水车对乡村振兴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藏南地区水车磨坊的实地考察,了解了藏南乡村水车磨坊的营造情况。藏南的水车磨坊主要采用松木制作,在形制上以卧式水轮为主,随地域不同有上磨盘转动和下磨盘转动两种形式。本次考察发现藏地水车的轮轴底部采用石制的巧妙设计,蕴含了藏家工匠以致用为本、简雅素朴的智慧和器完不饰的造物思想。在以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今天,仍需要从传统水车磨坊中寻求经验和启迪。笔者提出藏南地区水车磨坊申遗的建议,相信申遗对于藏南水车磨坊文化的保护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水车磨坊;藏南;水车;申遗
 
 
 
韇和胡禄的源流及关系考证
仪德刚,瞿小健
摘要:通过对中国本土的盛矢之器韇的词源和语义考证,对比外来相似器物胡禄的结构、外形、材质、功能和流行年代,借助考古出土的相关器物、墓葬壁画等图像资料与文献记载等进行考证,梳理了韇和胡禄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胡禄的外译词源及其向中原地区传播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胡禄;传统弓箭;盛矢之器;韇;箭筒
 
 
 
古戏台形制结构演变的动因
杨阳,巩媛
摘要:中国古戏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形制多样、结构复杂。问题是,其形制结构演变的动因是什么?本文基于田野考察和文献查证,发现古戏台形制结构的演变是古人为了解决其时出现的观演问题而进行的声学设计,本质上是古戏台声学技术的演进和声学功能的进化。具体而言,为了给演员营造良好的声环境,古人不仅采用围合表演区和观众席的方法阻隔环境噪声,还增建台顶和多种反射墙面增加声反馈;为了让民众(神灵)看见听清,古人不仅建造山门
戏台、看楼和看亭来优化观演视线,还建造“二连贯”、“三连贯”、八字音壁或设置较复杂的耦合空腔来增进听闻。需要强调的是,后台设有耦合窑洞空腔的古戏台声效卓越,能从声、音、乐、调多个层级给民众(神灵)带来较佳听感,最终完成其听觉征服的任务,达到神人以和的目的。由是之故,古戏台本质上是古代哲匠精心设计的声学建筑,声学属性为其本质属性,声学价值为其核心价值。
关键词:形制;结构;古戏台;声学技术;声学功能
 

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办日期: 2001年

主管部门: 中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东华大学

刊期: 季刊

电话: 021-62379190,62373709

Email: xuebao@d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848/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