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脑机接口、生命形式与同一性

杨庆峰

摘要:脑机接口技术能够修复与增强肢体功能,却带来了技术中断的问题,即导致了个体同一性的中断。但是对脑机接口的同一性进行反思需要克服现代思维的束缚,这一思维建立在生命连续性的基础上。而从神话思维角度看,生命中断是本真的生命现象。从这一观念看,脑机接口导致的中断担忧可以被舒缓。脑机接口导致的技术中断依然存在,确实对生命整体性构成损害;但是其通过功能训练实现了身体功能的延续,这值得肯定。

关键词:脑机接口;生命形式;同一性

脑机接口、生命形式与同一性 - 中国知网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数字劳动论析——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

黄时进,彭嘉宁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逐渐形成了新型数字劳动。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深入剖析新型数字劳动在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劳动异化,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立场的前提下,重构新型数字劳动正义内涵,探索其实现路径,这对于实现人的劳动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劳动;人工智能;异化;数字劳动正义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数字劳动论析——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 - 中国知网

 

人工智能伦理审查:现状、挑战与出路

杜严勇

摘要:人工智能伦理审查是防范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重要手段,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学术界与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并实施伦理审查,但具体规范与标准尚处于探索阶段。人工智能科研人员的自我伦理审查、同行审查与机构审查均存在不少挑战,影响与制约着人工智能伦理审查的顺利开展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我们应该针对人工智能伦理审查的核心问题,通过强化自我审查、完善同行审查与推动机构审查等多种途径,建构较为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审查体系,推动其发挥应用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审查;伦理意识;审查新范式

人工智能伦理审查:现状、挑战与出路 - 中国知网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面料外观仿真上的研究

黄海峤,李采奕,张昕莹

摘要:数字经济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数字孪生仿真有更高的要求,服装数字孪生的品质关键在于纺织面料数字化的质量与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织物仿真方法。以潜在扩散模型为基础,采用LoRA的微调模型方法,以标签化的织物外观图片集为训练集,训练一个织物外观仿真的模型。与数字服装领域通过扫描面料获得其外观图片的方法相比,该方法速度快、效果好。与成熟的商用图片生成程序生成的图片相比,该模型生成的图片更具有针对性,仿真效果更加逼真。该模型生成的织物外观图片丰富多样,能够根据不同的文本提示词生成不同的织物外观图片,提高了织物外观的设计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为服装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和企业的智能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面料外观仿真;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在扩散模型;机器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面料外观仿真上的研究 - 中国知网

 

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AIGC)服装设计的定义、特点与协同创新 

贾玺增,张馨翌,于小利

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成式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具有广泛的潜力和价值。本文旨在梳理AIGC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定义,并结合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内容,对AIGC进行更为精确和具体的定义与总结。归纳AIGC生成内容的常见分类与应用场景,通过梳理AIGC在服装设计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关键技术与局限性,即分别在设计效率与质量提升、个性化与定制化设计、传统与现代工作流程方面存在技术挑战。通过对AIGC在服装设计领域工作流程的详细分析,揭示AIGC技术如何与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和工作流程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特点,从而提高设计效率、激发创新潜能,并最终实现协同创新。为后续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服装设计;协作流程

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AIGC)服装设计的定义、特点与协同创新 - 中国知网

 

 


期刊名称: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办日期: 2001年

主管部门: 中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东华大学

刊期: 季刊

电话: 021-62379190,62373709

Email: xuebao@dhu.edu.cn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848/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9034